2020/10/19 社課紀錄
主題:蔬食與我
一、 主持人開場
瑋浩首先提到要達成福青社的宗旨「關心健康、關愛大地、關懷生命」之前,要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而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點,帶出了健康蔬食的重要性,導入主題-蔬食與我。
二、講師提問與討論
上節課明修老師提到栽培種子的重要,我們種下不同的種子,會影響未來結出的果實。
朝賢老師也提到,我們可以透過辦活動練習成功的習慣,包含主動積極、以終為始、要事第一,在過程中除了別人有收穫外,自己的收穫又是什麼,也是我們值得探討的。
1. 福青社為何辦展覽?
社員分享透過辦展覽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社團的理念,了解我們社團在做什麼,將好的理念推廣出去,可以傳承學長姊的理念,並且檢視自己是否執行,當我們的理念對他人是好的,傳達時不但能使他人更好,也能讓自己更快樂;也有社員提到在社會上辦展覽是因為有商機,有利益關係,如同我們辦展覽,可以使我們有更多成長一樣。老師也提到之前有一位在其他社團的學姊發現他們辦成果發表會時,大家只想到自己、紛紛犧牲他人,而福青社辦展覽的好處是,不但讓自己學習,同時也幫助他人有所成長,利己利他,我們能讓大家達到雙贏的效果。
2. 為何是蔬食展?
社員說因為蔬食與健康有關,大家卻常常遺忘了他的重要性,而且這個議題也貼近大學生生活,而對環境友善,也能減少危害大自然生態;也有社員說蔬食展這個主題比較貼近生活,不抽象,相對容易呈現。也可以換位思考,殺生才有肉食,這其實是不人道的,我們不能為了滿足口腹之慾,卻傷害了眾生。老師也說我們應該要認知真相,透過對生存、生活、生命的認識和體驗,修正價值觀,種什麼因長什麼果,應做長時間的考慮,不應該急於收割。
3. 為何要吃那麼多肉食? 是需要,還是想要?
社員們認為有些人肉食的原因是因為通常肉食比蔬食來的貴,且不易取得;我們有時為了滿足慾望,有時考慮面子,請客時大魚大肉;從小的教育也影響我們,像是一般認為吃肉能補充蛋白質、增長肌肉要吃雞胸肉等等,造成肉食普及的狀況。討論後同學們都同意肉食其實是想要,而非需要。
三、 講師授課內容
1. 習慣
成功無捷徑,一切都應該由最基本的個人品德與修為做起,也就是要重視原則,要把原則變成是自己的習慣,因為日復一日的習慣決定個人的成敗。這過程中思想決定行動,行動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品德,品德決定命運,而建立習慣需要由知識、技巧、意願三方努力,缺一不可,所以我們要把握練習能力的機會,把它變成習慣,因為習慣是不需太多思考就能做出反應,而社團提供了我們很好的平台。
2. 健康蔬食與我的關係
現在人的飲食相較之前有更多的選擇,飲食問題為營養不均衡,而非營養不足,這由過去 60 年台灣十大死因從腸胃炎、到肺炎、再到癌症可得知。而國內有13歲就中風的案例,原因是和飲食有關,因此應少吃高熱量、高膽固醇的食物,上網時間需縮短,要多運動,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健康保健應從教育著手。
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師委員會1991年建議,最適合健康飲食新四類食物是全穀類、豆類、蔬菜、水果,不再有肉類及乳製品。蔬食的蛋白質可以比肉類高,像是豆皮的蛋白質含量比肉奶蛋都高;黑芝麻的鈣含量也遠比羊奶多;許多人因為魚類Omega 3 脂肪酸含有DHA,認為吃魚會變聰明,其實海藻、亞麻籽、菜籽、大豆類、堅果等也都有Omega 3 脂肪酸(含有DHA或EPA)。
在農藥殘留方面,美國研究指出肉食者體內的殺蟲劑殘留物較多,而有一段時間因為農藥殘留在老鷹體內太多,導致蛋殼太薄,鷹蛋孵不出小鷹。
耶魯大學費希爾教授實驗發現,吃蔬食能有好體力,素食者比肉食者更有肌耐力,奧運餐飲負責人透露超過20%的運動員是素食者;美國營養學會期刊之論文指出,全美兒童的平均智商是 99,而蔬食兒童的平均智商為116,證明了吃蔬食能讓我們有好腦力。
從人體結構來說,人類的牙齒與草食性相似,美國韓汀博士發現,人類的小腸和大腸與草食性動物牛羊一樣長又多皺褶,肉食性動物的腸道則是短而直,讓消化肉類所產生的致癌物快速通過,所以獅子、老虎不會因為吃肉得癌,但是人類就可能因此得癌。
心理學家米勒博士在其著作「心靈的食物」中提到,水果與蔬菜使人的個性開闊、表達能力強、對靈性的昇華較有興趣、偏外向及樂觀;相反的,肉類、魚類則使人保守、頑固、喜控制、佔有欲強、偏內向、沈重等等。
3. 健康蔬食與環境的關係
養豬廢水是河川污染、水庫優養兇手之ㄧ,2009年「看守世界雜誌」雜誌指出,溫室氣體有51%是畜牧業排泄物所致,是造成全球暖化最大主因,70%的亞馬遜雨林變成牧場,畜牧業造成約每 6 秒鐘就消失1個足球場大的雨林。而畜牧業也造成土地沙漠化,畜牧業消耗全球50%的潔淨水,全球1/5草地牧場因過度放牧,土壤侵蝕而沙漠化。畜牧業造成全球糧食短缺,餵養牲畜的穀物足以供 20億人食用,每天卻有二萬五千名孩童餓死,約十億人口正在忍受飢餓和嚴重營養不良的折磨。所以肉食不只剝奪動物的生命,也剝奪窮人的生命。畜牧造成能源耗損,生產牛肉用掉的石化能源是生產提供等值熱量的蔬菜穀物的16倍,又產生24倍的二氧化碳。若全人類飲食以肉類為主,現存石油可使用13年,若全人類素食,現存石油可使用260年,1位肉食者耗費的資源可以養活20~50位蔬食者。
四、 結論
世界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很多災難,而原因是工業汙染、交通汙染、畜牧業等,為了救地球我們可以改變飲食習慣,並且提升心靈意識。一天有三餐,也就是有三次拯救地球機會。我們可以實行以下六點:
- 多吃蔬食,少吃肉或不吃肉。
- 多騎腳踏車,油電混合車,少開車。
- 多資源回收,少消費。
- 節約用電,選擇省電電器。
- 多種樹,有機農業。
- 使用及開發永續能源。
- 蔬食其實不難,只是一種習慣,而且蔬食是愛心、健康、環保的好習慣,也可使身心靈成長,所以開始蔬食吧,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會感激您。